更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评论

上海出台28条举措: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,支持创新药械发展

发布时间:2023-08-02 17:42:41 来源:上海宝山

为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,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创新,推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,本市印发《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“若干措施”)。《若干措施》的出台,既是为促进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,满足市民多元化保障需求,减轻群众就医负担;也是为完善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,引导良好发展预期,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和保险金融业高质量发展。

一图读懂

28条亮点解读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生物医药事关人民健康福祉。最新印发的《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“若干措施”)出台背景是什么?创新药械产品如何真正让患者受惠?如何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加快推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?

引导支持商保发挥补充保障作用,形成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

分析《若干措施》的28条新政,其中有16条涉及促进商业健康险规范发展。

医保部门既要立足“保基本”,又要促进“多层次”,包括基本医疗保险、补充医疗保险、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救助等,这些相互补充,形成完整医疗保障体系。

上海基本医保基金结余充足,为市民基本医疗需求提供了坚实基础,而商业健康保险是多层次医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引导并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充分发挥好补充保障作用,将有效推动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。

近年来,上海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,产品种类不断丰富,人群覆盖面大幅提升,保险保障力度持续加大。以“沪惠保”为例,两年来覆盖近1400万人次,累计赔付超12亿元,惠及近47万人次,其中单人累计赔付的金额最高达100万元。2023年“沪惠保”投保人数超600万。

落实《若干措施》,本市正积极促进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形成,加强商业保险供给,完善基本医保政策,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之间的有机衔接、错位互补。市医保局将依托大数据部门,在保证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,探索将“沪惠保”在产品设计、投保核验和快速理赔等方面的数据赋能经验,延伸拓展至其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,支持商保公司开发更多费用低廉、保障范围合理的产品,将更多创新药械纳入支付范围。
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将打造“上海保险码”平台,搭建“医保个账”专区,今年将新增五款健康险产品,并对保障创新药械的商保产品,优先支持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,惠及更多药企和人群。

目前,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正会同相关单位,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,抓紧建设促进医疗、医保和商保数据共享的大数据实验室。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总经济师陶昌盛透露,大数据实验室预计年内建成投入试运,将为商业健康保险在产品研发、精准定价、提升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撑。

推进创新药械和技术及时纳保,降低医药费用负担

创新药械产品如何真正让患者受惠?《若干措施》从支付端形成多方共担的支付机制,有望为人民群众用上更优的创新医药产品提供有力保障。

从数据来看,本市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创新发展势头良好,产业规模持续攀升的同时,创新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。2019年至今,本市获批1类创新药累计19个,约占全国1/4,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累计26项,约占全国1/6,涌现出呋喹替尼、多格列艾汀片、质子治疗系统、探索者PET-CT等一批创新药械产品。

从临床实际应用来看,上海此前上市了两款CAR-T细胞治疗产品,定价均达到120万元。两款药品适应症领域全国每年新发约1.3万病例,但截至2022年底,应用该疗法的仅500人左右。这意味着,受限于个人支付能力,大批适用该疗法的人群无法应用细胞治疗这一先进的疗法。

根据《若干措施》,本市将积极推进创新药械和技术及时纳保,努力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。比如,常态化开展“医保-医企”面对面活动,对医药企业开展国家医保谈判准入政策辅导,支持创新药参与国家谈判、及时纳入医保目录。

近3年来,国家目录新增药品中有95个为本市企业引进、研发或生产,占比31%,居各省市前列。同时,稳步扩大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疗器械(耗材)医保支付范围,累计将“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”等76个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

另一方面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也将进一步完善以百万医疗险、高端医疗险、特药险等为代表的保障体系,带动靶向、免疫药物等先进药品以及先进疗法的应用,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“上海方案”。

推动创新药械及时入院落地应用,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能力

今年7月1日起,上海开放药店门诊统筹服务,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可在全市所有定点药店销售,既促进了创新药落地,也为市民购药提供了方便。

眼下,上海正积极推动创新药械及时入院落地应用,从挂网采购、医保支付、落地渠道等多方面,不断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。

市卫健委也将持续优化创新药品入院流程,同时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,引导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。对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的数量和收入,不计入药品品种数量、药占比、耗占比的统计;对医疗机构配备创新药品品种数量占比予以考核,鼓励医疗机构配备创新药械产品。下一步,市卫健委将根据临床需求“应配尽配”,并加快推进创新医疗器械临床应用。

上海正加快创新项目和新器械准入。对首次临床应用的新技术,准予收费立项后,其他医院只需备案即可进行收费,执行以来已累计公布106项新项目,备案4174项次;对纳入国家或本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、以及纳入本市生物医药“新优药械”目录的可另收费医疗器械注册上市产品,企业可直接申请调整目录。

市医保局还简化可单独收费医疗器械医保编码经办流程,审批时间由原来90个工作日缩短至15天,所需材料由6件减至2件,全部网上提交,实行不见面审批。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,实行试行期内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。执行以来已累计上报拟新增价格项目五批次134项,公布试行期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三批次40项。

《若干措施》有望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能力。短期而言,可使企业更专注投入研发创新,实现产业创新发展从研发投入到产出回报的良性循环。中长期而言,可推进创新产品在临床实现更广泛的应用,助力创新产品不断优化迭代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进而推出更多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,加快本市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。

(来源:上海宝山)

上一篇:新财观 | 利率重置或引发新一轮债券牛市

下一篇:最后一页